新冠肺炎疫情在全世界蔓延,日本也不例外。疫情對全球的社會及經濟的影響巨大,在日本的新聞中也每天在關注和報道日本國內新冠肺炎疫情的發展情況,播報感染人數、重癥患者及死亡人數等。而在近日,由于確診病例的急劇增加,日本政府也發布了第二次緊急事態宣言。
不過與其他國家不同,從疫情開始到現在,日本社會反倒顯得格外平靜。雖然民眾對政府的防疫力度有所抱怨,但是并沒有群眾大規模的游行等抗議活動、也沒有打砸搶等暴亂事件,在媒體方面也沒有出現各種口誅筆伐的輿論,疫情似乎影響了生活卻并沒有造成生活的混亂。為何在這方面,日本表現得如此優秀?套用麻生太郎的一句話:“是國民素質不同啊!”也許真的是這樣。
關于疫情的防控對策,日本各地政府官員不斷出臺各種應對疫情的防控防疫措施,包括對企業在經濟等方面的扶持和補償等政策,比如給予超低利息貸款、補貼房租、發放企業合作金等各種真金白銀的補貼。日本的企業也紛紛響應政府號召,縮短營業時間、要求員工在家辦公等。大部分日本人民也比較體恤國家和公司的安排,自覺戴口罩、勤洗手,自宅在家減少不必要的外出等。雖然日本也有企業因受到疫情的影響而倒閉,也有人因此而失業,但看起來大家似乎沒有怨天尤人,而是平靜地接受,并默默安排接下來要做的事情,生活還要繼續。就連延期過一次的東京奧運會,也按照原先的計劃穩步推進著。
對于疫情防控,日本政府在沒有強制手段的前提下,能有現在這樣的表現,在國際上都是可圈可點的。這可能跟日本人民長期以來的“憂患意識”不無關系。
日本處于火山地震帶,致使長期以來都是一個多地震、多火山爆發、多海嘯等各種天災的地方,日本人民從小生活在這樣的環境里,面對災難已經經歷了各種考驗了。日本政府也應對各種自然災害制定了相應的對策,比如從小教育日本人民如何應對災害,面對緊急事件發生的情況,該有怎樣的處理辦法。避難場所在哪里?逃生路線在哪里?避難手冊等書面宣傳的教育資源也比較豐富,所以在這種情況下面對災難,日本人民早已處事不驚了。恐怕疫情在他們看來,也不過是眾多災難中的一個,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唄。
雖然日本不是第一個爆發新冠肺炎的國家,但卻是較早宣布將做好與病毒長期共存的準備。現在在日本人民的思維中,長期生活在疫情當中,已經成為不可避免的事實,那么就安心的生活吧。心態也由最初的恐慌,到現在的習以為常,可以平靜的接受和面對了。由此看來,日本人民對災難的接受程度,遠比其他的國家的人民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而且日本是一個比較注重團隊合作的社會,上有國家出臺應對政策,下有人民響應維護,還有各大財團、大企業懂得對政府的維護和對民眾的保護,懂得在災難面前共同進退的道理。
雖然在疫情期間,也有人指責政府控制不力,至今仍沒有很好地控制住疫情的擴大,但這些都限于比較文明的方式,日本人民還是相對理智的。也因此成就了先進的日本社會,這也是日本天災較多,生活卻比較平靜,人民幸福感相對較高的原因之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