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手樓”,顧名思義就是兩棟樓之間的樓間距較近,近到分別住在兩棟樓里的人在陽臺就可以互相握手。在寸土寸金的東京,這樣的握手樓非常常見,多為三層樓以內的小公寓或一戶建。這些房子是在符合日本建筑規定的前提下,在有限的土地面積上,建設樓層面積盡可能大的建筑,于是就出現了很多這樣的握手樓。還有一些情況是,某一棟小樓在建設初期,周圍并沒有其他建筑也沒有遮擋,但隨著城市建設,四周蓋的樓多了,原本的建筑反而被包裹起來了,光照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那么,這種情況下怎樣才能讓屋內變明亮呢?
看到過日本昭和年代的一戶建的人大都對屋內一扇又一扇的隔障門印象深刻吧,房間被分割成不同的空間,視覺空間就變小了。想讓房間變明亮,拆除各個隔障門或隔斷墻,打通空間就更顯必要了。
同樣的,老房子的廚房、餐廳、客廳一般也是分割好的,將隔斷墻打通,變成I型開放式的餐客廚空間,就會更顯光線通透,屋內也明亮了起來。
老房子的落地窗有的會使用磨砂玻璃,雖然對隱私有所保護,不過透光度就不夠好,會感覺光線灰暗。有的還配有障子紙格柵推拉門,雖然很有情懷,但也容易阻擋視線及光線。可以考慮將落地窗玻璃更換成全明透光玻璃,用現代的窗紗和窗簾代替障子格柵推拉門,讓陽光充分照進屋里。
老房子里,特別是一戶建基本都會帶有一個小院子,可以充分利用屋內向外部的延展面積,比如搭建一個露臺,或加蓋一部分陽光房,增加陽光的照射空間。有的新建一戶建就采取在前院搭建露臺并用柵墻保護隱私,室內屋外無縫對接,使用更加方便。
如果感覺離鄰居的房子距離過近,有壓迫感,或者覺得想加強隱私保護時,還可以考慮在地皮分界線上加圍欄或柵墻等遮擋視線的隔斷。選用淺色系,當陽光照射圍欄時,會感覺陽光被反射到屋內,從屋內向外看到的景觀也很欣喜。
老房子的屋內墻面有很多還使用著帶顏色的砂壁(延伸閱讀:翻修老房子 日本特色的砂壁正流行!),如果換成白色或淺色的壁紙,也可以顯得房間寬敞充滿現代感。雖然房子還是老房子,更換壁紙后的內部卻像新房子一樣,整個空間的氣質都不一樣了,住在里面也一定會感到幸福吧。
在現有的居住條件下,通過以上幾方面的改造,會讓房子有煥然一新的感覺。日本的家庭通常注重對房子的保養,趁著對房子進行保養的時機,讓居住環境更美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