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開征個人貨幣財產調節稅,您贊同嗎?”的帖子在國內各大平臺轉載,并引起了廣泛關注和熱議。
這一新稅種目前正處于建議階段,還未正式實施,其核心內容主要為:個人持有現金超過1萬人民幣、存款(銀行活期、定期,支付寶等)超過100萬人民幣、家庭儲備黃金(黃金裝飾、首飾除外),以個人為單位,將會被征收“個人貨幣財產調節稅”(簡稱:貨幣財產稅),累進式稅率為1%~60%。
實際上,這一征稅建議主要是針對現階段國內居民喜歡存錢,不喜歡消費的現況,而提出的增加貨幣“流通”、刺激“消費”的建議,是為了充分發揮貨幣資金的流通作用,促進貨幣資金的良性循環,促進國民經濟快速健康發展。其實這種現象在日本“失去的幾十年”中一直存在,日本政府也在尋找各種解決辦法。
目前在日本,截至2020年底的銀行個人存款合計達到517萬億日元,比10年前增加34%。60歲以上人群的存款額巨大,并持續呈現增加的趨勢,銀行里的“睡眠存款”問題愈加嚴重。為了刺激消費及“幫助”老年人主動消費,日本于2020年10月起將消費稅率由8%提升到了10%。
此前,日本不鼓勵存款,銀行早已實行存款“0”利率,辦理銀行業務還需要支付手續費,也就是進入了負利率時代,即使是這樣,喜歡把錢存在銀行人還是很多。
而為了“均貧富”,在日本繼承遺產也需要繳納遺產稅,采取累進式稅率,遺產稅有免征額及抵扣部分,按照遺產稅制度,涉及遺產稅繳納的人群基本上是10%的“富裕階層”,普通家庭幾乎無需繳納遺產稅。遺產額越高、所需繳納的遺產稅越多,可謂“富不過三代”就是這個道理了。
購買一手房屬于消費,不涉及消費稅的二手房算“以物置物”,所以為了鼓勵消費,日本用于自住的一手房可享受0首付、超低利率貸款、現金補貼等購房優惠政策。購房后根據房產的評估價每年需要繳納一定的“固都稅”以此來來避免炒房行為,穩定房價。
與我國國情不同,由于日本可自由兌換外匯,如果日本開征貨幣財產稅,那么勢必導致大量資金外流。如果將大量存款用于購房,將進一步推高日本房價,有可能重回泡沫時期,這是日本人感到恐懼的事情,災難后果難以想象。掌握經濟命脈的日本的各大財團,一定會給政府施壓,取消這種征稅政策,否則日本國內經濟將面臨嚴峻的考驗,這也是日本政府所不能承受的。
我國貨幣財產稅的建議一經發出,不少有存款的人從保護個人財產的角度考慮,開始著眼于海外資產配置。于是離中國較近、樓市處于上升期的日本,就成為了首先考慮投資的資產。那么,為了保護您的資產,您會選擇在日本買房,進行海外資產配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