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婆、孩子、熱炕頭”是中國傳統的家庭模式,全家人都緊密地生活在一起,講究大家庭團圓的生活氛圍。不過在日本,家庭模式則會相對不同,即使成為家人的兩夫妻,也要有相對獨立的空間,保持一定的距離,很好的印證了“距離產生美”。那這樣的距離的尺度要怎樣把握呢?
能和睦相處的舒適距離才是最合適的,這樣的距離并不僅僅指物理距離,還包括夫妻間的交流、感情、心理、生活態度等等。
首先從夫妻倆一起居住的空間來看,客廳是夫妻日常活動最多的地方,而很多夫妻都希望一個人有一間獨立的臥室,這樣才有讓自己放松的獨處空間,所以很多夫妻找房子時通常是從2LDK著手的。當然了,有些人也很喜歡1LDK,主要是考慮到如果夫妻間發生了爭吵,因為受限于套內面積而有更大幾率早日和好如初。所以說小臥室、大客廳的公寓更適合夫妻二人的婚姻生活。
從房屋空間的使用來看,“斷舍離”風在日本非常流行,特別是男人們似乎執行的比女性更好。比如老公買了一雙新的鞋子,可能就要處理一雙舊的鞋子,這樣才能保證家里的東西不會增加。而女人在處理舊物時則更容易產生依戀感,往往很努力地“斷舍離”了一番之后,發現剩下的東西還是很多,這大概是女人的天性。沒有辦法,分配給老婆的置物空間更多才夠用。從這里也不難發現,夫妻間都有獨立的收納空間,個人的東西不會混在一起。
在日本,料理家務是妻子的責任,雖然女權在日本的推動讓女性的地位有所提升,不過整個社會認知仍然是以妻子照顧家庭為主的。不過作為雙職工家庭,作為妻子的一方又要兼顧工作又要兼顧家務其實是很辛苦的,而最為丈夫的一方也應該體諒妻子的辛苦,一方面會感恩妻子的付出,一方面也在力所能及的方面為妻子分擔一部分。比如丈夫可以在周末的早晨為妻子泡一杯咖啡或做一頓早飯,也可以做一些家庭修理、廁所清掃等工作。雖然大部分的家務勞動還是由妻子完成的,不過丈夫小小的舉動也會安撫妻子的心靈,并從中獲得幸福感。所以家里盡量減少東西,保持家里的整潔舒適感也很重要。
餐客廳是維護好的夫妻關系的重要場所,日本家庭更注重家人一起吃飯的時間。平時大家都很忙碌,婚姻生活容易陷入平淡的日常中,難得聚在一起的用餐時光尤為珍貴。一般丈夫吃著妻子精心準備的飯菜,也會產生幸福感,而吃飯的時間往往也是夫妻間有效交流的時間。兩個人可以在吃飯時聊一聊各自覺得有趣的事情,或是討論一下家庭的問題或決定,有時僅僅是夫妻間互相單純的寒暄和“互捧”的時光。日本人的性格相對內斂、不太容易表達感情,所以餐桌上的時間對夫妻間的感情交流是非常重要的。
日本夫妻居住的公寓,小臥室、大客廳;夫妻各有獨立的收納空間,丈夫的物品少、妻子的物品多;家務共同承擔,丈夫做的少、妻子做的多;夫妻重視每天的用餐時間,平時各忙各的等等類似情況。簡單歸納總結,夫妻之間恰到好處的距離差不多可視為“2:8分”,最合適的才是最好的,布置好舒適的生活空間也是維護夫妻和諧的重要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