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還在為眼前的茍且和遠方的茍且幽幽怨怨的時候,日本人早已經開始為“人生一百年”而規劃啦!我們總說日本人不買房,那可能是一個誤解,衣食住行,只要人活著就離不開住房。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生百年”的時代已經到來,輕輕松松活到100歲是正常現象,日本人會為此早做打算,對于住房的需求,也比較明顯地分為四個階段。
1、獨立門戶
對于已經成年的孩子,搬離父母家,獨自步入社會,開啟了自己的人生之旅。但剛步入職場的時候,基本沒什么積蓄,工資也不高,租房就成為了生活的必需。
這種狀態一直持續到結婚都可以住在租的房子里。由于沒有買房,結婚以后夫妻雙方會根據工作地點,選擇合適的位置租房居住。為了節省房租,也有可能會選在位置稍微偏遠,但是有直達車的總站附近租房。如果每天早晨能夠在車上坐著到公司上班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而且可以將省下的房租攢起來,為將來買房支付首付做準備。
2、迎接新生命
結婚之后,可能很快會有小孩子。為了迎接新生命,通常此時夫妻會考慮在合適的地方購買房產。因為日本的貸款利率較低,首付比例也不高,以貸款買房其實是沒有太大壓力的,在孩子出生前買房子,是父母們考慮要做的事情。也許生孩子之前,夫妻雙方是雙職工,但是一般孩子出生以后妻子就會辭職在家專門照顧孩子。家庭的經濟來源完全由丈夫來承擔,根據丈夫的收入情況及將來發展的預期,合理的規劃生活支出,在選擇貸款的種類,年限等,根據自己的情況做出合理的選擇。
3、人到中年
大概在四、五十歲的年紀。這個時候孩子已經成年,會搬出去獨立居住。此時家里突然少了孩子的身影,居住空間好像變得空蕩。但是自己作為孩子,很多人會選擇在父母家附近置辦房產,這樣就可以方便照顧年邁的父母,盡一份孝心。
于是很多中年夫婦就會考慮換房。此時換房,可以將原來購買的房產賣掉,用作新房的房款;也可以將原來的房子出租,用租金收入償還貸款和貼補家用。為了鼓勵,子女回到老家照顧父母,有的地方政府會為子女搬家、置業提供一定的補貼。
4、享受晚年時光
夫妻雙方都到了退休的年齡,不用再為生計奔波。這個時候就會開始享受退休后的美好人生。同時也是在這個時候,會考慮置辦另一套房產。比如家住在市中心的人可能會在郊區置辦一套度假房,平時的時候在城市的家生活;休閑度假的時候就去郊區的度假屋,釣釣魚、養養花、曬曬太陽,親近大自然。如果之前的家是在鄉下,退休以后也有可能會去市中心置辦房產。他們會選擇在步行范圍內有超市、醫院、便利店等生活方便的地方。
考慮到遺產稅的問題,日本的老年人也有可能在這個時候賣掉自己的房產,到子女家中去養老。也有可能會把自己的房屋賣掉或出租,然后自己入住養老院,也有可能去物價便宜的其他國家生活養老。
人生短短百年,所以很多日本人會提前做好規劃,在合適的時機更換房產,自己主宰自己的生活,好好享受人生。這種灑脫的心態,也是我們應該好好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