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日本的醫療水平在全世界數一數二,而且由于醫療輸出政策是日本對外技術輸出的戰略之一,因此很多海外病人遇到疑難雜癥時,都會優先選擇來日本接受治療。另外,從我國來看,高凈值客戶去日本體檢的情況也非常普遍。
其實去日本看病非常簡單,外國人持旅游簽證入境日本,就可以體驗日本的醫療服務,但如果治療超過3個月以上,旅游簽證就不適用了。對此,日本還有專門的醫療簽證,據說在日本接受醫療的外國人中,大部分都是中國患者。
在最近的一次全球醫療綜合排名中,日本以其“高品質的醫療服務”、“醫療負擔的平等程度”、“國民平均壽命高”等優勢,再次蟬聯世界第一。同時日本國民的醫療福利也令人羨慕,簡單來說,加入日本的“國民健康保險”后,只要生病去醫院就醫,15歲以上至70歲的個人僅支付醫療費用的30%就可以了。同時,15歲以下的孩子可享受免費醫療,70歲以上的居民可享受減、免等惠老的醫療福利。
在日本,醫療費用一般是指:診察、住院、看護、醫療處置、手術、在宅療養看護、處方藥品和醫療用品器具、訪問看護等情況發生的費用。只要在醫院發生的費用均在醫保范圍內,連請護工的看護費也包括在內,還有像白血病這種高治療費的項目也屬于社保范疇。而且,如果病人遇到某些大病,超過個人負擔的部分,在治療費用達到一定上限后,即可免去后續醫療費用。無需“水滴籌”,也不會出現“因病返貧”的情況。
比如今年8月,日本宣布攻克了白血病,并將治療納入了醫保。這種藥治療一次的費用是3349萬日元(約226萬元人民幣),參加醫保的個人只需承擔30%1116萬日元(約75萬元人民幣)即可。而即使使用了醫保,治療費用對于普通百姓來說仍然高昂。對此,日本還有一項制度稱為“高額療養費制度”。即當病人每月的治療費超過了他的收入能夠承受的比例,那么,超過的部分可以予以減免,減免的額度是根據其年收入和年齡來進行計算的。根據“高額療養費制度”制度,如果病人的年收入在370萬日元(約24萬元人民幣)以下,最終個人需要承擔的費用僅僅是3000元人民幣,基本上226萬元人民幣的醫療費,幾乎都由醫保報銷了。
此外,在日本,免費的國民體檢、分娩補助金、育兒補助金、喪葬費、轉院費等等這些福利政策涵蓋的范圍也非常廣。并且這些福利不僅僅惠及普通日本公民,在日本持有長期合法在留資格的外國人也同樣適用。
了解到這些以后,是不是有了想移民的沖動?事實上,日本的醫療福利早已成為移民亮點,是很多外國人移民日本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在國內,某些高端醫療保險的保費高達200萬人民幣,同樣的費用移民日本的性價比則更高。因此,如果出于醫療方面的考慮,移民日本是值得關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