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5年前的1994年,日本就步入了老齡社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多空著的房屋、銀行里沉睡的大筆存款,慢慢的都成了無主的財產,有的還成為了社會“公害”。同時,近年來日本不婚率的升高、少子化日益嚴重、孤獨死等社會現象,無不昭示著未來在日本“孤獨終老”將更為普遍。那么,到了那時候,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財產該托付給誰?
隨著日本老齡化進程的不斷發展,現在一個人生活的老年人人數也隨之增加。于是,由信托銀行成為這些老年人的“監護人”,關注老年人生活并代為處理身后事及財產托付等服務,在日本金融界已經靜靜的開始了。
大型信托銀行的“單人”服務
近期,日本最大的銀行之一——三井住友信托銀行開始了一項服務,在東京港區的辦公室,成立了一般社團法人“安心支持”團體。服務的主要對象是獨立生活的的中老年客人,他們既沒有家人,也沒有親近的可以托付的熟人。銀行與他們簽訂成年人監護合同后,當客人因病臥床不起或患癡呆癥的情況下,“安心支持”團體將作為這些客人的監護人,幫助他們進行日常的金錢管理、辦理入住養老院等的手續、葬禮和家庭收拾、遺產繼承手續等服務。
據“安心支持”團體介紹,這個項目的收費并不高。成立這個項目的初衷,是因為在當今社會,家人之間的關系變得涼薄。開展此類業務,是希望能夠代替家人的位置幫助這些獨自生活的老年人。因為是由大型金融機構提供的服務,所以也讓人感到安心,消除了老年客戶的后顧之憂。
銀行能夠代替家人嗎?
那么,銀行真的能夠“代替家人”嗎?三井住友信托銀行表示,由于這是一項新興的業務,他們是從在兩年前開始提供此類服務的靜岡縣的某信托銀行學習了一些經驗。到目前為止,已經有20人簽了成年人監護的合同。
其中一位88歲的女士客戶笑著說:“因為有你們在,所以我可以安心死去。”這個話題聽起來比較沉重,但說的人看起來很坦然。
因為一直是單身的狀態,這位客人在80多歲的時候開始擔心“自己去世的時候,自住的房子和錢該留給誰呢?” 更為煩惱的是,是否會因為自己去世后,自住的家因無人管理而給鄰居們帶來麻煩。另外,由于高齡,在辦理一些手續時,常常被要求提供“緊急聯系人”,但實際生活中,除了介護人員已經沒有其他可以聯系的人了。
后來,她便與信托銀行簽訂了成年人監護合同,當自己患有癡呆癥等時,委托信托銀行代為辦理進入養老院的手續。 臨終時,守夜在哪里,葬禮在哪里,同時她也希望最終把遺骨安置在母親墓穴旁邊,財產有剩余的情況下打算捐給存放遺骨的寺廟。這些,她都與信托銀行進行了溝通,并寫了遺囑。完成這些手續后,老人家覺得精神上有了依靠,心理也輕松下來,沒有后顧之憂,也可以隨心所欲的花錢了。
同時,“一個人”的不安并不僅限于單身的人。一位76歲的男士擔心自己去世后,有老年癡呆的妻子無人照顧也沒有能力管理家里的資產,所以也與信托銀行簽訂了成年人監護合同,將希望寄托在信用金上。這位男士表示,他將信托銀行的負責監護的經理視為自己的家人,無論他們夫妻雙方誰先離世,另一方總會有信托銀行的人照應,想到這里便會覺得安心了。另外,在夫妻雙方都去世以后,自住的房產及其他固定資產也將委托信托銀行幫助處理,所剩金錢全部捐獻給公益機構,最后為回饋社會作出一點貢獻。
今后,對于單身老人的關照,已經不僅僅是福祉看護相關人員的工作,現在一些大型金融機構也加入進來提供成年人監護的服務。可以預見,為了不給周圍的人添麻煩,也為了解除自己的擔心和煩惱,與金融機構簽訂這種委托服務的老人將來應該會越來越多,這可能也會成為我們老后的生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