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對于樓市的影響,讓調控中的樓市變得更加趨穩,潛在購房人的態度也變得沉穩,對于想賣房子的業主來說,房子似乎變得不好賣了,如果還想賣個好價錢該怎么辦呢?可以看看經歷過樓市動蕩的日本業主是怎么做的,興許會有些啟發。
日本人生活比較仔細,在有了想賣房子的念頭時,通常會找出當初購買房子時的房產資料,上面記錄著詳細的房產信息,比如精確的房屋圖紙、購買時的價格及各項費用等,先做到心中有數。然后會咨詢當地的房屋中介,大概了解房產現在的市場價格。
原則上,日本的新房購買后價值會越來越低,比如大概房齡10-15年的房子價值是原價的7-8成左右,如果是房齡5-6的次新房價值更高,但隨著近年來日本地價的上漲,房齡10年以內的房產出售時,售價可能會比當時的購買價更高。鑒于此,日本業主出售房產時都希望能夠賣出好價錢。
在日本,通常1-3月是租房買房的旺季,在這個時間段成交的房子溢價成交的概率較大。日本業主也比較傾向在這個時間賣房,房子的標價會比該區域成交價稍高一點,但除非是房子的地段及優勢出眾,日本業主也不會給房子標價太高,以免導致看房人員減少。當然,這個標價比較微妙的是,會預留出一定的議價空間。
在日本,二手房出售時可以不用提前收拾,讓意向客戶看到房子本來的樣子是比較正常的。不過有的業主想賣出高價,那么將房子提前打掃干凈,布置妥當,打造一個好的“賣相”也是有必要的。有的業主找中介賣房子的同時也會將賣房的消息告訴鄰居等熟人,吸引更多人的關注,營造賣房子的“氣氛”也是日本業主的特色。
當意向客戶看房時,有的業主會親自在現場接待,當場解答客戶的問題或入住感受,會增加房子的“靈動性”。當然,如果客戶的某些“做派”讓業主產生反感時,業主也會流出厭惡的表情,畢竟是居住了多年的房子,更希望賣給熱愛房子的下家。
雖然中日兩國國情不同,在了解了日本業主賣房時的心理和準備工作,在國內賣房時也可以有所借鑒。比如,先了解市場行情,不但了解成交價格,還要了解成交周期,然后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適當加價,留出議價空間即可,如果加價太離譜,可能會減少或失去看房的意向客戶。當然在賣房前最好提前收拾打掃房間,甚至可以重新布置房間,揚長避短打造一個好“賣相”。將賣房子的消息告訴親朋好友,營造出賣房的“氣氛”,可以安排看房的意向客人在同一天看房。有客人看房時,可以在現場接待客戶,中介看到業主賣房的誠意,也會大力推薦;意向客戶在看房時能夠在現場聽到業主的介紹和說明,也會增加對房子的親切感。國內的房地產交易手續并不像日本那么完善,盡量避免“跳單”或“私下交易”的情況,為了保證自己的利益不被侵害,盡量委托國內的大中介公司,在談判賣房條件和價格時由中介從中調解,以促進成交。目前國內樓市處于下行期,如遇到合適的意向買家時,當機立斷,以免錯失良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