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大年三十吃餃子。日本也過大年,不過是和元旦合并在一起在1月1日過新年。在日本,除夕日就是一年的最后一天,稱為“大晦日”(おおみそか),這天要吃“年越蕎麥”(としこしそば)。實際上,大晦日并不是“晦氣”的意思,反而可以當成祛除晦氣迎接福氣的象征。年越蕎麥也不是要跨年吃,而是要在新年之前吃完,也是為了切斷一切不好的運勢并迎來新一年的好運。蕎麥的日語發音比較像“餿巴”,并不是餿了的鍋巴,反而是非常富有營養、有幸運符之稱的一種面食。
蕎麥面是日本人平時就喜歡吃的食物之一,據說日本人的長壽也與喜歡吃蕎麥面有關,多吃五谷雜糧本身就對身體好。蕎麥面營養豐富,含有多種礦物質,特別是磷、鐵、鎂,對于維持人體心血管系統和造血系統的正常生理功能有很重要的益處,對高血壓和心臟病也有著重要的預防作用,還有降低血脂和血清膽固醇的功效。蕎麥面的卡路里很低,即使是晚上吃或是減肥的人吃都很合適。喜歡吃蕎麥面的人很多,大街小巷遍布了各種蕎麥面館,一晚普普通通的蕎麥面就可以撐起整個面館的生意。
蕎麥面可以配著醬油湯單吃,也可以搭配大蝦天婦羅、魚、雞肉、蘿卜泥等,變幻出多種吃法,但萬變不離其宗的是,蕎麥面的主咖位置是無法撼動的。
雖然蕎麥面廣受歡迎,但為什么如此簡單的蕎麥面成為日本人除夕必不可少的傳統食物呢?
據說蕎麥面起源于江戶時代中期,很多人靠蕎麥面度過了饑荒年代,以后吃蕎麥面就變成了“福氣”,蕎麥面也有吉祥如意的意思。
另外蕎麥又細又長的樣子,也是寓意著健康長壽、延年益壽。
蕎麥比較容易切,在大晦日吃蕎麥面就象征著切斷一年的艱辛和災難來迎接新的一年,所以一定要在12月31日12點之前吃完蕎麥面。
而且在以前,金銀工匠在制作金器銀器的時候,會用蕎麥粉將散落在周邊的金銀粉收集起來,因此蕎麥面也有“聚財”的意思。人們也希望通過吃蕎麥面走好運、發大財。
在鐮倉時代,在九州博多的承天寺,還有把蕎麥面送給那些不能過年的人,稱其為“清圣蕎麥面”,人們在除夕吃了蕎麥面也寓意著次年開始走運的好彩頭。
如此看來,一碗蕎麥面匯聚了很多意義在里面,每個人都有美好的愿望,所以在除夕吃一碗蕎麥面就成為日本人過年很重要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