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日本的房地產市場經過多年的低谷期后逐漸回暖,房價穩步上升,除了新建項目外,還有不少重新裝修、翻新后出售的二手房也很受市場歡迎。
如果在東京這樣的熱門城市住在老舊的住宅房內,有時可能會收到地產公司發來的廣告小卡片“希望能高價收購您的房子”,特別是對一些老年人來說,地產商會對他們宣傳“與其留著破房子不如拿來換錢過有尊嚴的養老生活”。通常地產商還會跟老年人承諾,會代理賣家以較高的市場價格出售,在約定的代理期限內即使賣不掉,地產商也會以保底價收購房產,保證房屋的成交。于是很多住在老舊住宅屋里的老年人期待著自己的房子能以高價出售,于是與地產商簽訂了代理合同,只不過這些老年人有可能因此陷入賣房陷阱。
經過地產商包裝過的話術,會讓老人家覺得無論怎樣,房子都是能夠賣掉的,老年人期待的是以市場高價賣出的印象。而實際上在合同約定期滿時,地產商往往會告訴老人家“你們的房子太舊了,實在沒人買”,進而還會透露這樣的舊房子拆除的話至少也要花費100萬、200萬日元的費用,不拆的話每年還要繳納固都稅得不償失等等,這樣就會造成老年人的心理落差,現實中其實有些老人會覺得疑惑,但是因為老年人有時候反應慢或者是一定要遵守簽訂的合同這樣的想法下,于是最終就把房子按此前雙方約定的低于市場價格的“保底價”賣掉了。
有不少已經賣了房子的老年人后來都表示后悔,因為作為老年人來說雖然是拿到一些賣房子的錢,但是賣房后產生了其他額外的費用,比如房租就是一個很沉重的經濟負擔。老年人都覺得租房子沒有安全感,萬一哪天錢花完了房子也沒有的住了該怎么辦?現實中還會遇到房東不愿意租房給老人的情況,這也讓老年人心理上產生惶恐不安的感覺。但是沒有辦法,房子已經賣掉了,也不可能以當初的價格再買到新房子了,就只能這樣了。
反過來說地產商收購了老人的舊房子以后,因為手里有建筑的資源,因此會以較低的成本將房子重新裝修或者翻新后,再以較高的市場價格銷售出去,有很多想買房子的人看到一些新裝修的房子,雖然價格稍高但因為是新裝修所以也愿意購買。經過這樣的操作,地產商所賺的中間差價遠比二手房買賣的中介費高很多、利潤更可觀。
如果您在日本生活,住在老舊住宅里,也常常因為收到這樣的高價收購的廣告宣傳單而表示困擾吧?也有不少業主不堪其擾或因為不斷被“高價收房”的宣傳語洗腦,漸漸也認為房子會被高價賣出等原因賣掉房子搬走的人也有很多。如果您也遇到這樣的情況會做出怎樣的選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