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日本媒體的報道,2022年3月16日,日本福島縣附近發生了7.4級地震,東京等地也有明顯震感。日本氣象廳預測,此后一周仍有可能發生地震,提醒大家注意防范。
日本處于地震帶,不同等級的地震時有發生。那么,日本人為什么寧愿生活在這樣的環境里也不移民到海外呢?其實原因有很多,我們來一起看看:
1. 日本人從小在多地震的環境生活,對地震有比較深入的了解,就如同雨雪等自然天氣一樣,日本人對于地震早已習以為常了,從來沒有意識考慮移民的問題。
2. 由于日本多地震,所以日本人會更注重抗震設施的建設。特別是在住宅方面,日本會不斷提高房屋的耐震、抗震性能,保障普通人的居住安全。地震發生后,并沒有人跑到街道上避難,這是對日本建房技術和建筑物質量有信心,相信房子是保障個人生命財產安全的場所。
3. 日本社會比較抱團,這樣才能一起度過災害。在地震后,親朋好友互相關心、互相問候,來自他人的溫暖足以祛除地震帶來的恐懼。精神上的支持往往比現實中的災害更加彌足珍貴。
4. 日本人推崇“物哀之美”,在短暫的生命中努力生活,盡情享受人生。就如櫻花一般,一年中花期僅有一周,但在花期來臨時就要努力綻放,即使終將隨風凋落,但也從未辜負怒放時的燦爛。日本人認為,正是因為多地震的不幸,才能映襯出沒有災害的日子是多么幸福。中國有句老話“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大概就有這樣的意思。實際上,日本人的平均壽命早已多年超過80歲以上,比大多數國家的人均壽命都長。由此看來,地震對日本人民的損傷并不嚴重。
5. 正因為日本自然災害較多,所以日本人把家園建設得更美好。因此日本包括城市建設、生活配套等極盡完善,環境優美,社會福利較好。日本人大多安于這樣舒適的生活,大多認為國外的種種都比不上日本。特別是一些成年人,都覺得故土難離,不想移民。
6. 雖然日本地震次數較多,不過能造成大規模損失的大地震次數卻屈指可數。日本人對此已有相當完備的防災體系,不用太過擔心,提前做好防范,地震并沒有那么恐怖。
也許會有人因為災害而離開日本,但畢竟是少數人,大多數日本人還是喜歡在日本生活。日本的東京、大阪等城市,在“世界宜居城市”的排名中連常年名列前茅。醫療、養老等社會福利也比較完善。綜合來看,即使日本多地震,日本人也不愿意輕易離開日本,反而越來越多的外國人移民到日本,這也是日本的魅力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