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小編介紹了東京都新小巖新建公寓項目一層帶院子的戶型,有很多人紛紛留言說:“頂層和一層的房子不能買”,因為買了會遇到很多麻煩事,在日本也會是這樣嗎?其實小編覺得,如果用國內的購房理念考慮日本的房子,可能會錯失良機,畢竟中日之間還是存在較大的文化差異的。日本普通人家居住的一戶建小樓,這種房屋在中國并不普遍,在這里暫且不表。同樣是公寓樓,我們就一起來對比一下一層帶院子的戶型,在中國和日本有哪些不同吧。
關于產權
通常來說,無論中國還是日本,一層的院子大多是“贈送”的面積,也就是在房屋產權證上并沒有院子的面積,理論上院子的部分是屬于“公共區域”。
國內由于對院子的產權有證明,但對使用權的界定并不明確,導致不少鄰里糾紛。比如一層業主在院子里建涼亭導致遮擋二層業主是視野;也出現其他樓層的業主對一層院子設施進行破壞;有的院子的出入口被封堵等的情況,也造成一層業主的不便。即使是小區物業對此類問題由于沒有參考標準也無法處置。
在日本,有明確的規定,一層業主有院子的使用權。雖然院子是公共區域,但并不意味著其他業主可以隨意闖入或破壞。不過在遇到緊急情況時,有些院子的面積是作為居民避難的集合地,一層的業主在緊急時刻是不能拒絕他人避難的。也由于院子有避難功能,一層的業主不能在院子里放置影響逃生的物件(其他樓層的陽臺也一樣),如大型花架、家具等。
關于隱私
住在一層最大的問題應該是隱私的問題,畢竟誰都不喜歡被外人“圍觀”。
中國人喜歡讓陽光灑滿屋子的感覺,喜歡開窗通風,可是如此一來,一層房屋內部的情況,可能很容易就暴露在外面行人的眼中,如果拉上窗簾就遮擋了陽光,如果加高院墻又可能遭到其他業主的投訴。
日本人本身比較注重保護個人隱私,平時也基本都拉上窗簾,比起陽光,好像保護隱私更為重要。另外,開發商在建造院子的時候就考慮到保護業主隱私的問題,對于院墻的高度、材質等有標準化的規定,所以一層的業主也不用擔心會被行人窺探隱私的情況。
關于居民素質
“高空拋物”想必是住在樓房里經常會遇到的問題吧?
在中國,有不少一層的業主都會抱怨樓上的鄰居隨便往樓下扔垃圾、煙頭、甚至是吐痰等,這讓一層的業主苦不堪言,物業也無能為力。
在日本,垃圾都是分類好后才扔到指定的垃圾房,基本上不會隨便往樓下扔東西的,更不會往一層的院子里扔東西。畢竟“給別人添麻煩”后的心理負擔太沉重了,如果被管理員或其他鄰居知道的話,恐怕也住著不踏實了。另外,日本人認為高空拋物屬于危險行為,甚至會投保“高空拋物保險”,這種憂患意識也不會隨便往樓下扔東西。一層的業主也少了這種擔心。
關于變現
房子除了有居住屬性外,還有一定的金融屬性,將來是否好變現也是業主們衡量的因素。
中國人會有“頂層和一層的房子不能買”的觀念,很多人覺得買了一層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將來也不好賣掉。
不過日本人就不會有這樣的顧慮,反而帶院子的戶型屬于稀缺房源。這種帶院子的公寓,同時兼顧了一戶建和公寓的優勢,對于有孩子的家庭更具有吸引力。雖然日本的公寓是樓層越高越貴,不過對于工薪階層來說,附加功能較多、總價相對不高的低層公寓也更受歡迎。
由于中日兩國存在一定的差異,在日本有院子或者有露臺的房子被很多家庭接受和喜愛。如果是用于自住的房子,無論有沒有院子,只要選擇自己喜歡的那個就對,您說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