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片,曾經是很多職場人士必備的商務用品之一。但在國內,隨著廣告名片的隨意印刷,以及微信等社交軟件的迅猛發展,似乎商業伙伴間見面互加微信比互換名片靠譜得多。不過在日本,初次見面的雙方互換名片依然是商務活動中極其重要的一環。在日本,名片不僅僅是個人聯系方式,更代表一個人的商務背景。特別是日本有很多大財團,歷史悠久的品牌及各大知名企業,這些公司職員在出示名片時,往往給他人更多的信任感。
實際上,日本的名片文化也是起源于中國,大概在戰國時期就出現了木制的“名片”,最后演變成紙質的名片,后傳入日本。日本人使用名片據說是從江戶時代開始的,一直沿用至今。最開始是作為下級求見上級時的“通傳拜帖”,在等級制度森嚴的日本,這種方式非常符合當時的社會情況,于是慢慢發展到在社交場所通過換名片來介紹自己。名片文化也在日本當地扎根并廣為流傳,如今已具有濃厚的日本特色了。
日本人認為白色能代表“人品高潔”,所以為了體現人品,大多數日本人喜歡使用白色的名片。當然也有人使用彩色的名片,主要是為了吸引更多關注度。
企業統一為員工印制的名片,往往也為員工“背書”,一來可以證明員工的背景、二來員工為了維護公司名譽也不敢做出什么違規的事情。而在一些特定情況下,名片往往還能享受額外的優待。比如在購買新建公寓時,開發商更愿意優先將房子賣給大手企業的員工,名片就成為證明身份的有利證明。
在疫情期間,由于出行限制等原因,網上工作的模式普遍流行起來,數字名片又開始廣為使用了,因此數字名片的設計需求量暴增,也推動了日本名片數字化的發展。
從木制,到紙質,再到數字化的演變,足以說明名片在日本社交領域的重要地位。隨著世界國際化進程的加速,日本與外國的合作也越來越多,名片也成為了各國企業間聯系的紐帶。想與日本企業合作、想在日本開拓業務,制作精良的名片絕對是重要的商務必需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