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90后證券交易員月入8萬人民幣”的消息登上了中國國內的熱搜榜,主要還是因為這么年輕收入如此之高,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
現在這條熱搜也在日本傳開了,同樣引起了不少日本網民的圍觀。日本人紛紛吐槽政府“日本的收入實在是太低了!”,“日本人的收入不但比不過美國,還被韓國超越,現在連中國都比不了…”,“要給年輕人加工資,不然沒有前途”......
不是說日本的平均工資是中國的3倍嗎?為何一條中國的熱搜引起了眾多日本網友的抱怨呢?月入8萬人民幣,年收入96萬人民幣,約合1920萬日元,那這個收入在日本處于怎樣的水平呢?
目前,日本人的平均年收入為433萬日元,家庭年收入超過1000萬的約占總數的18%,而其中約7成為雙職工家庭,個人年收入超過1000萬的比例僅占全體的5%。這個90后小伙的收入在日本絕對屬于精英人才、富裕階層了。
另外,在日本收入最高的年齡段為55~59歲的男性,平均年收入為668萬日元,90后的年收入平均在400萬日元左右。所以無論是“90后”的年齡,還是“1920萬”的年薪都足以讓日本人無限感慨了。
當然,金融行業本身就是收入較高的行業。在日本的金融業者平均年收入為631.3萬日元,排名收入榜第二位。即便如此,這個年收入水平怕是連1920萬日元的“零頭”都比不上吧?更何況這個90后的收入在本公司屬于平均線以下的水平。由此推斷日本金融人才的收入遠遠比不上在中國的收入。
單看各行各業的平均收入,好像日本人的收入并不高,那為什么整體平均工資卻差不多是中國的3倍呢?主要還是在日本的體制下,貧富差距相對不大,收入水平也差不太多。因此日本社會一直認為“日本1.27億人口中,有1.2億屬于中產”。所以在這樣的思維慣性下,也就難怪日本網民認為中國的收入趕上或超過日本了,難免產生不安感。
日本政府曾經想把東京打造成亞洲金融中心,最好還能取代中國香港的金融地位。一方面,為了提高日本金融業在全球的競爭力,年薪1000萬日元以上的金融從業者的數量在增加。另一方面,還為海外金融人才移民日本開通了快速通道,持有“高度人才簽證”的外國金融人才最短1年即可申請“永住簽證”。
“中國90后證券交易員月入8萬人民幣”的熱搜恐怕刺激到了日本金融業者,看來日本想把東京打造成亞洲重要的金融城市,還會進一步提高從業者收入及出臺更多扶持政策。對于想移民日本的海外金融人才來說,也不失為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