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10月20日是日本美智子上皇后的“米壽”,米壽是指88歲,因為把漢字“米”字拆開,可以寫作“八十八”,米壽相當于是對88歲高壽的尊稱。那么您知道,在日本對于高壽的稱謂還有哪些嗎?
在日本,給長壽的人祝賀被稱為“賀壽”。這是從中國古代傳來的習俗,從日本的奈良時期盛行開來,對于高壽的稱謂大概也是從那時興起的。
我國古人一般按“虛歲”計算年齡,日本也是一樣,所以當年齡“滿一甲子”時將會舉辦慶祝儀式,賀壽活動便是從年滿60歲開始的。
不同的高齡有著不同的稱謂,包含著晚輩對長輩表達感恩之心及希望長輩長壽的愿望。
60歲還歷
日本把60歲稱為“還曆”,是中國對“花甲”的別稱(還有“還甲”、“回甲”等),理由是從天干地支十二生肖到60歲的時候剛好是一個干支紀年的輪回,從60歲開始就好像“還回嬰兒”從0歲開始計算新一個歷年,又重新開啟了新的人生一樣,所謂還歷花甲之年。
70歲古稀
來源于唐代詩人杜甫的詩《曲江詩》中的一節“人生七十古來稀”。
因為在當時的生存環境下很少人能活到70歲,所以把70歲作為古稀之年。
77歲喜壽
喜壽的“喜”字,用草書體寫為“?”(拼音:xi)看起來形似七十七,所以稱為喜壽,也自帶幾分喜樂的氣氛。
80歲傘壽
“傘”字可拆解為上“八”下“十”,剛好是80歲傘壽。
81歲半壽
“半”字分解后就是“八、十和一”,所以81歲被稱為半壽。
88歲米壽
“米”字分解后剛好寫成“八、十、八”,因此88歲被形象地成為米壽。一般這個年齡在日本超過了日本人的平均年齡,被當成長壽的象征來慶祝。
90歲卒壽
“卒”的異體字為“卆”,可分解為“九和十”,所以90歲為卒壽。
95歲珍壽
將“珍”字的左側拆分為“一、十、一”,將右側拆分為“八和三”,由此一來將所有的數字相加“1+10+1+83”剛好為95,這一解釋稍微有點復雜又象征著高齡,所以95歲稱為珍壽。
99歲白壽
因為“百”字上面少了“一”就是“白”,也就是比百歲少了一歲,不就是99歲嗎?所以稱為白壽。
100歲百壽
和99歲的“白壽”相比,100歲就是名正言順的“百壽”了,從“百歲慶祝”或“一個世紀”的意思出發,將百歲作為百壽或紀壽來慶賀。
108歲茶壽
“茶”的漢字由“十、十、八十八”組成,數字相加起來就是108,所以把108歲稱為茶壽。
111歲皇壽
“皇”字上半部分和白壽的“白”一個意思,看作為“九十九”,下半部分的“王”字可拆解為“十二”,二者相加的數字便是一百一十一,所以111歲為皇壽。
119歲頑壽
把漢字“頑”字拆分后就是“二、八、百、一、八”,數字相加就是119,所以119歲被稱為頑壽。
120歲大還歷
和60歲的還歷意思一樣,60歲是一個輪回,那120歲就是兩個輪回,之后又會開啟新一個循環,反反復復無窮盡,希望人的壽命長長久久沒有盡頭,因此也要好好慶祝120歲的大還歷年。
中國比較講究過60歲、70歲、80歲等整數的大壽,日本則還有77歲、88歲、99歲等有意義的壽年。其實這些高壽的稱謂早在我國古代的《禮記》等文獻中就有不少記載,只是這個賀壽的習俗在日本發揚光大并傳承至今。
中日兩國文化相通,了解了日本的這些講究,似乎也對我國歷史和習俗也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做到了融會貫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