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中期,曾經有一條“8成日本人都討厭中國人”的消息讓很多人震驚。在大家都不知道消息來源,只知道一條結論的時候,往往會引起心理不適感。然而,這是真實的情況嗎?
為了力求真相,小編經過不懈努力,終于在日本權威媒體找到了可靠信息。2021年度,日本內閣府在3000名15歲以上的日本人中實施的調查顯示,“有親近感”的占20%,“沒有親近感”的占79%。
不過仔細分析后發現,在被調查的對象中,18歲~29歲的日本人回答“有親近感”的高達41%之多,反而是70歲以上的日本人占比最少,只有13%。考慮到一些歷史原因,就不難理解這些70歲以上老人的態度。
但被調查的這3000人,并不能代表所有日本人的對中國的認知。相反,根據今年最新調查結果顯示,有近9成的日本人認為“發展中日關系很重要”。
早在疫情之前,中美貿易戰開始階段,日本政府就曾發出要當好中美關系的“橋梁”,維護好雙方良好關系,讓中美日三國各方收益。
后來發生了俄烏沖突,導致日本能源等的資源成本顯著上升,讓日本人民都真實感受到了生活成本上升而造成的家庭經濟壓力。那個時候,日本民眾就希望能夠借助中國的力量化解俄烏危機。
隨著疫情及俄烏沖突的進程,美國為了抑制本國通脹不斷進行加息的行為,使得日元不斷貶值,進一步加重了日本的經濟壓力,更令日本以美元計價的GDP直接倒退回30年前。
在其他歐洲國家不得不追隨美國進行加息的情況下,日本仍持續本國寬松的經濟政策,中國也同樣頂住壓力沒有進行加息。在這方面,中日兩國同時承受著由此而帶來的貨幣貶值的壓力,可以說在這種背景下,雙方在同一條“戰線”上,和中國搞好關系對于日本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
日本民眾普遍認為,中國在全球經濟中越來越有影響力,對日本經濟有著正向的幫助。反倒是美元的升值造成了全球經濟衰退的隱患,并直接給日本造成了不利的影響。在這樣的對比之下,有近9成的日本人認為“發展中日關系很重要”,就是現實情況下最真實的民意表達了。
今年恰巧是中日兩國邦交正常化50周年,雙方都認為在這樣的歷史性時刻,更應該構建契合新時代要求的中日關系,這也是影響著兩國民生的重要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