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日元在持續一段時間的貶值中瞬間暴漲,主要是因為日本央行決定在這天加息,將長期利率波動幅度由正負0.25%擴展至正負0.5%。
在“安倍經濟學”加持下的寬松經濟環境中,日本對于任何加息的行為都是謹小慎微的,此次調整在外界看來卻是“驚天動地”的改革。這一決定也刺激了歐美市場,西方經濟學家紛紛解讀為日本終于加入了“加息系”國家的隊列,也有人認為這標志著日本一直堅持的寬松經濟已經迎來了“拐點”。而市場普遍認為,這一調整本質上等同于一種貨幣緊縮政策,因此日元兌美元的匯率在外匯市場上,顯現出日元飆升的情況,并持續在130上下波動。
就在國際社會熱烈討論日本加息之后的后續發展時,日本銀行總裁黑田東彥在20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本次政策調整并非加息,也非向貨幣緊縮轉向,因此不會對經濟發展產生負面影響”。
一邊是實際加息、日元升值,一邊日本權威機構又極力辟謠此舉“并非加息”,金融市場不禁迷惑此番操作的目的,需要日本銀行進一步作出詳細的解釋。
如果熟悉日本經濟的話,其實不難理解,在日本“失去的幾十年”里長期處于通縮而無法自拔,但“安倍經濟學”卻大大改變了這一困局。寬松的經濟環境讓人們看到了徹底擺脫通縮的希望,提振整個市場,迎來股市的持續上漲,隨后房價也觸底反彈、近年來持續穩定上漲,就業市場回暖、失業率降低,日本人均收入雖沒有迎來普漲、但部分大手企業及新興科技行業的年薪卻有所增加。在這樣的背景下,如果將“加息”和“通縮”聯系到一起的話,在循規蹈矩的日本社會,恐怕沒有人敢背這個鍋。
日本銀行總裁黑田東彥自2013年3月就任以來,和日本政府達成了2%物價漲幅的一致目標,并為擺脫通貨緊縮而實施了大規模的貨幣寬松政策。2016年時出臺了引導短期利率降至-0.1%等政策、成為長期利率指標的10年期國債收益率降至0%。
也正是從那年開始,日本人紛紛走出樓市泡沫的陰影,又開始使用“0利率”、“0首付”等優惠政策貸款購房了,房價繼續穩定回升。即使在疫情大規模流行起來的2020年開始“封國”的這兩年,日本房價不降反升,足見日本人民對市場的信心。
2023年春季,黑田東彥將卸任日本銀行總裁,在2022年末的“加息”行為被大眾認為理應在其卸任之后有可能發生的決定被“大幅提速”了。如果加息阻礙了貨幣寬松的效果,那么下一任總裁可以及時“調整”;如果對經濟沒有負面影響,既防止日元繼續貶值還能抑制日本國內的物價上漲,那么這一操作則將成為其10年任期以來濃墨重彩的一筆。
但無論怎樣,個人業績始終要遵從國家利益,“實際加息”的操作是真、“并非加息”的言論也是真。后續市場會出現怎樣的反應,大家一起拭目以待吧。
*以上僅為小編的個人見解,不妥之處還請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