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大城市集中了各方各面的優質資源,不停地吸引著外地人來此定居,每個國際化大都市幾乎都面臨著人口過度集中的問題。日本的東京更是全國范圍內唯一一個人口凈流入的城市,虹吸效應給東京的發展也帶來了相當大的負擔,此前政府已經陸續出臺了各種政策,鼓勵東京常駐居民“搬離東京”,然而效果并不理想。
最近,政府又出臺了一項新政策,從2023年開始,只要是居住在東京23區或在23區上班但居住在東京圈(一都三縣),愿意搬離東京生活的家庭,每個未滿18歲或未高中畢業的孩子均能補貼100萬日元,每個家庭獲得最多3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6萬元)的基礎財政補助。聽起來補貼力度相當大,但,這項政策真的有用嗎?
每個日本人都有一個“上京夢”,想來東京生活的人大大多于想搬離東京的人,即使給錢也不愿意,這又是為什么?
主要是東京所擁有的資源是其他地方無法比肩的,簡直就是天差地別,并且“東京”的范圍一直在不斷擴大,日本約有1/3的人口集中在東京。
日本各大知名企業幾乎都集中在東京,大量外資企業在日本的總部或辦事機構幾乎也都落戶東京,有產業的地方才有就業機會,人們才能賺到更高的工資,才能享受更好的生活。日本全國人均收入為433萬日元,而東京人均收入為595萬日元,明顯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如果舉家搬離東京,意味著將失去東京的工作機會,薪資相應會大幅降低。
此外,東京的教育資源也是頂級的,日本700多所大學中,東京圈一都三縣(東京都、神奈川縣、埼玉縣、千葉縣)就占了229所。
日本知名院校幾乎也都集中在東京圈,如東京大學、早稻田大學、慶應大學、上智大學等等。
日本大學招生人數最多的院校,絕大部分也都集中在東京,而這些院校的大學生們畢業后大多也就留在了東京。
在基礎教育方面,日本實行的“快樂教育”,在公立學校里孩子們幾乎沒有課業壓力。但是日本的精英層大多有“名校情結”,因此在課余讓孩子讀私塾就再正常不過了。
雖然日本的公立教育環境比較公平,大城市和鄉下的師資力量相差不大,不過私塾或者私立學校等教育資源主要集中在東京,優勢太過明顯。
日本政府早在2019年就呼吁人們搬離東京,地方政府“免費送房”,每個未成年人補貼30萬日元等搬遷政策。如今幾年過去了卻收效甚微,因此現在將補貼提高至每人100萬日元,以期推動更多家庭搬離東京,為地方增加年輕活力。
如上所述,僅收入和教育這兩項,年輕人和有孩子的家庭根本不愿意搬離東京。而根據往年經驗,選擇搬離東京的主要有兩類人:退休的老人和賺錢能力較弱的貧困人群。而這恰恰也是日本政府不愿意看到的,老年人返鄉,更加劇了地方老齡化的負擔,更別提給地方增加“活力”了。弱勢群體搬到地方,大多只能從事普通的常規工作,更別提“創新”和“造血能力”了。
這項政策的出臺,經預測有可能會進一步加大日本的貧富差距。富裕階層不會為了區區100萬日元而搬離東京的,而底層人民為了補貼搬離東京后,也意味著難以享受東京的資源。
也許在地方的生活開支會減少,但離開東京勢必也會減少收入,只能維持底層的生活,后代更難以跨越階層改變命運。
雖然在現代文明社會,不應該提到階級的問題,但這個問題卻赤裸裸地存在著,在日本社會這個問題更難以跨越。低端人口為生活奔波,而高端人士更愿意享受上等人的生活。
那么問題來了,如果給您100萬,您愿意搬離東京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