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政府剛剛提高了治療不孕不育證的補貼之后,又推出了新婚生活補貼政策,每對新人最高可申請60萬日元(約4萬人民幣)的補助金。這筆錢可以用作租房結婚的房屋押金、搬家費等,有人戲稱“政府都把婚房準備好了,還不結婚嗎”?不過申請這一補貼需要有一定的前提條件,按著現在的規定,從2021年開始在實施新婚生活支援項目的市區町村,新婚夫婦結婚當日的年齡都小于39歲,且家庭年收入少于540萬日元即可申請。
不過這一補貼政策卻普遍被日本年輕人們所嫌棄,雖然日本政府為新婚夫婦“湊份子”,但感覺這筆錢很難申請到。在日本的所有市區町村中,實施新婚生活支援項目的僅占15%左右,因為這項補貼需要地方政府支援負擔一半以上的補助金,所以推行力度較難。而且愿意給予支援的地方,通常離市區較遠,年輕人不喜歡在這樣的地方生活,所以也就形成虛設。
另外,按照現行的工資標準,大學畢業生一年的工資一般為300萬日元,如果兩個人同時工作,結婚時家庭收入至少為600萬日元,很輕松就超過了限定。有些女性會認為“這是變相讓女性為了結婚而失去工作嗎”?對此政策也提出了質疑。
對于不想結婚的人來說,60萬日元不足以改變現況。而且有人認為,這項政策只是政府變相“催婚”,為了讓國民“多生孩子”,對于這種想法,很多人覺得“惡心”。而且有人會認為,一些動歪腦筋的人,可能會鉆政策空子,通過假結婚賺取補助金。
還有很多年輕人吐槽說“我們缺的是結婚的錢嗎?不,我們缺的是生活費”!“是我們不想生孩子嗎?不,是我們沒有養孩子的錢!”所以有人認為這項補貼政策是政府的一廂情愿,還建議政府多聽取人民的意愿,從最根本解決問題,比如提高女性的生育福利,提高工資水平等更為有效。
據說很多日本人因為超長的加班,沒有時間相親、談戀愛;有的男性因為工資太低,沒有信心娶老婆養家;有的女性擔心結婚后就要失去工作或升職空間,所以不結婚成為普遍的社會現象,不結婚也就意味著不生孩子。政府也是為了緩解因經濟壓力導致的結婚率低,而出臺了新婚補貼政策,由此看來并不能真正緩解結婚的壓力,怨不得被民眾所嫌棄,想必后續還有更多的應對政策出臺,讓我們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