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城市的發展,日本以召開東京奧運會為契機,大力升級城市基建,同時各大開發商也在大興“再開發項目”。但在這樣的背景下,與之相悖的是日本的“空屋”現象很嚴重,有一些項目甚至因為“空屋”問題而影響工程進度,不乏停工或不得不更改方案的情況。而且在日本,如果不能確定房屋主人“空屋”,是不能隨意被處置的。那么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在大多數情況下,房屋的主人去世后可以由子女繼承。正常情況下,在日本繼承房產時需要繳納一定的“遺產稅”,并將房屋在10個月內過戶至繼承人名下。但是辦理過戶手續并不是繼承人的義務,也沒有強制執行的法案,不辦理繼承過戶手續的情況也是多種多樣的。
比如在日本,兒女成年后很多會離開老家獨自到大城市生活,由于與老家的聯系少了,即使父母過世需要繼承時也難以聯系到。久而久之,房屋就空置下來了。
還有些情況是兒女在繼承房產時不愿意繳納遺產稅,也沒有辦理放棄繼承的手續,房屋就這樣被放置不管,慢慢的需要聯系房主時也就不知道該聯系誰了。
甚至還有一些情況,在多個子女同時繼承了房產時沒有及時辦理過戶手續,當子女中的某一位去世后,由其多個后代繼承,這樣一來繼承的人數變多,房屋就變得更難以處置了。比如老家的房子由大哥、二姐、小弟三人繼承,因為小弟不愿意出面辦理任何手續,房屋就只能空著,既不能租也不能賣。如果大哥也去世了,大哥的五個孩子成為繼承人,那么這個房子就由3個繼承人變成7個繼承人,情況就更復雜了,房子就只能繼續空置了。隨著時間的推移,繼承人人數不斷膨脹,并且更加難以聯系,除了空著似乎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樣的空房越來越多,慢慢的就成為了社會問題。日本政府也一直討論該如何處理這些空房,但目前還沒有行之有效的結果。一方面,政府準備將房屋繼承過戶手續由原來的自愿變更加以約束,成為公民的義務。另一方面,網上出現的“空屋銀行”也希望有效地將空屋加以利用。
目前有很多空屋坐落于日本的鄉村地區,長期以來無人問津,為了振興當地經濟,吸引年輕人落戶,當地地方政府根據現行法案將部分符合條件的空屋通過公示后,仍無人認領的,將以“免費送房”并給與一定的補貼的形式來吸引新的家庭入住。這樣處理的好處是解決了很多家庭買不起房、沒有住所的困境,不好的方面是也許若干年后的某一天,突然出現房屋的繼承人想要收回房屋時該如何處理,目前尚無定論。
對于空屋的處置政策,日本政府也一直嘗試各種方法和完善各個制度,希望能有效解決空屋問題,至于結果就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