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是一個高稅負高福利國家,這是不少人對于日的第一印象。有傳言說在日本買房持有成本高,因為稅費很高,很多人就是因為持有成本高而不敢買房。那么,日本房產的持有成本真的如傳言中的那么高嗎?是成為日本人不買房的主要原因嗎?日本房產的持有成本都包括哪些呢?
固定資產稅和都市計劃稅
在日本購買房產后,無論業主是哪國人,均會以房產即土地及建筑物等固定資產為征稅對象,每年都有繳納固定資產稅和都市計劃稅的義務。有時這兩個稅項也被合稱為“固都稅”或“持有稅”,征稅標準是以當地的評估價而非交易價格,自每年的1月1日為周期繳納。每個房子因面積、地點、建筑年代等因素的不同,固定資產評估價格也不同。一般固都稅每3年會調整一次,根據物業品質及種類等的不同,每年的固都稅從幾萬日元到幾十萬日元等的都有,以業主最終收到的稅額通知單上標明的價格為準。
固定資產稅的稅率為征稅標準額的1.4%
都市計劃稅的稅率為征稅標準額的0.3%左右
在滿足一定的條件下,征稅額可以享有相應的優惠政策。
管理費和修繕基金(公寓)
在購買公寓時,除了售價外,我們還會知道每個月需要交納的管理費和修繕基金的收費標準,這個費用類似國內的物業費和大修基金。管理費會支付給入駐公寓樓的專業管理團隊,而修繕基金則會用于公寓樓樓體的維修和養護。這兩項費用均由業主承擔,管理公司會對所入駐的物業進行維修、維護等運營管理,維護較好的物業也得益于專業的管理,將來會有利于房產的增值。
在日本,每個公寓的管理費和修繕基金收費標準不同,根據物業的不同,每個月從幾千日元到幾十萬日元的費用都有,在購買公寓時可以關注一下。
維修費用(一戶建)
一戶建由于不用聘請管理公司,也無需交納管理費和維修基金,不過在房屋出現問題,比如需要更換燈泡、修理圍欄時,就需要自己承擔相應的維修費用。如果為了省錢,業主也可以自己動手修理。
一般一戶建的房子在居住了一定的年限后,許多日本家庭就會考慮重新裝修房子、更換設備等,包括更換壁紙、更換水管、粉刷外墻等。維護得較好的房子會看起來歷久彌新,而疏于養護的房子則比較容易顯舊。當房屋需要進行大修重裝時,根據工程標準的不同,修繕費用從幾百萬日元至上千萬日元不等。
所以,一戶建的房產維護的好壞完全取決于業主對房屋的關注程度。因此,也有一些業主會選擇在房屋需要大修前將房產賣掉,如果您想購買二手一戶建,請盡量進行實地考察并詢問維修維護情況。
舉個例子:
日本房產類型多種多樣,固都稅稅額等幾乎一戶一價,在購房前可以通過區域內類似的房產最為對比,從而估算出大概的固都稅,但最終具體金額還是以交稅通知單為準。為了更便于理解,以一個房產實例來計算一下持有成本的大概金額。
例:某新建高級公寓
位置:東京都23區中的板橋區,
距車站:步行10分鐘以內
建筑年代:2020年竣工
公寓面積:70平方米左右(無公攤)
戶型:3居室(3LDK)
售價:約為6千萬日元左右
管理費及修繕基金:約2.2萬日元/月
固都稅:約為15萬日元/年
持有成本:合計約40萬日元(約合2.6萬人民幣)
*(以上費用均為估算值)
對于這樣的持有成本,您覺得怎么樣?會不會對日本房產有了更深的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