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媒報道,日本酒“獺祭”的頂級品在香港拍賣會上被拍出,1瓶720毫升的酒被以6萬2500港元(約合人民幣5萬3200元)成功拍賣。
清酒的價值能夠像葡萄酒一樣被展現出來,對于獺祭的現社長櫻井一宏(44歲)來說,就是莫大的欣喜了。獺祭為何能像葡萄酒一樣被拍賣?那也是得益于社長的創新精神和對自己酒品的自信。
據說獺祭出自“旭酒造”這家釀酒公司,前身是最早生產的清酒的品牌"旭富士"。因為名字普通,產業過于傳統,曾差點在日本的清酒轉性期內破產,還好經過改名“旭酒造”及后續一系列改革后,才慢慢有了今天的成績。
“東風解凍,蟄蟲始振,魚上冰,獺祭魚,鴻雁來。”據說獺祭的酒名就來自這樣精美的詩句,非常意味深長,有著“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感覺。
本著“好米才能出好酒”的原則,獺祭在原料選擇上,為了挑選出最好的米作為釀酒原料,還舉辦了“選米大賽”。最終,“旭酒造”從45種之多的米中,選擇了最終勝出的“山田錦”。在疫情期間,為了保護米農的利益,旭酒造在銷售量減半的情況下也沒有取消“山田錦”的訂單,而是采取了將一部分原料作為高檔實用米出售,以來緩解壓力。
獺祭在傳承了清酒傳統的制作工藝之上,還增加了現代的技術,比如建設了恒定低溫的釀酒工廠,這樣在一年四季均可以釀酒。再比如加入“遠心分離”技術,通過離心機高速旋轉產生的離心力,將酒液從酒醪中分離出來,這種工藝與傳統分離工藝相比,能讓酒的品質更加穩定,口感也更加純正。因此,在酒品宣傳上,獺祭則更貼合現在的市場氛圍,逐步成為最受大家歡迎的清酒,并且慢慢成為了許多重要場合招待客人的御用清酒。
對于就的品質,“旭酒造”還有著嚴格的把關。比如曾經在一次洪災中,河水泛濫導致工廠停電,釀酒所需的溫度直到3天后供電才得以恢復,其實從口感上,這批酒并沒有什么差別,但是“旭酒造”認定,這樣的酒不能以“獺祭”的品牌推向市場,所以將受到影響的65萬瓶酒更換了漫畫版的包裝,作為限定品低價銷售。且將售價的一部分捐獻給了受災地區。
另外,在一次檢測中,發現酒精含量本應為16%的酒中,因為攪拌環節的問題,酒精度數略有差異,于是“旭酒造”將同批次26萬瓶獺祭全部召回,以保證“獺祭”的品質。
正是在釀酒的全過程中層層把關,精益求精,從不松懈,并且不斷革新,不斷推出更好的產品、更多的酒款,以及順應市場的高品質酒類,獺祭在這樣短時間內成為清酒界的佼佼者,也就不足為奇了。
獺祭的品質也得到了社會的公認,就連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也對獺祭贊不絕口,更是將其定為國宴用酒,并且當為禮物贈送給外國政要。很多日本知名企業,及廣大民眾都是獺祭愛好者,獺祭的品牌也不斷出現在世界各個領域。大家都期待著,獺祭能成為世界酒界的新寵。
獺祭的酒款:
頂級款:獺祭磨之先純米大吟釀
旗艦款:獺祭二割三分純米大吟釀
高端款:獺祭三割九分純米大吟釀
經典款:獺祭50純米大吟釀
起泡酒:獺祭50純米大吟釀起泡清酒
溫酒:獺祭溫酒二割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