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疫情在日本蔓延之初,日本就進入了一言不合就“發錢”的狀況,給居民及各大小企業的各項補貼政策層出不窮。看到這類新聞,小編不禁要問一句“日本怎么有那么多錢可以發?”畢竟在疫情之下,受到沖擊的日本經濟看起來萎靡不振,不過當我們看到一些經濟指標的時候,也不禁要感嘆,日本經濟正在悄無聲息地恢復元氣。
企業銷售額及未來預期
疫情是檢驗各國經濟實力的試紙,事實證明,日本并沒有失去那二、三十年,只是韜光養晦、厚積薄發。這一點從各大日企的財務報表、營業預期便足以證明。
“日本松下電器(Panasonic)將2021年度(2021年4月至2022年3月)的空調相關業務的銷售目標設定為2019年度(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的2倍。”松下預測,2021財年將實現全領域利潤增加。
“優衣庫(UNIQLO)在2021年8月期的業績預測中預計銷售額將增加9.5%,達2兆20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405億元);營業利潤將增加64.0%,達245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56億元);純利潤將增加82.6%,達165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05億元)。”
“日本索尼(SONY)公司上調2021年3月期的業績預測,達到1兆850億日元(約合666億元人民幣),凈利潤將比上年增加86%。這一業績將超過2019年3月期刷新的9162億日元(約合564億元人民幣)的歷史最高紀錄,首次超過1兆日元(約合人民幣614億元)。”
日本各大車企,如豐田汽車(TOYOTA) 、本田(HONDA)、日產汽車(NISSAN)等紛紛擴建海外工廠提高產能,以搶占電動汽車市場。在無人駕駛自動車的市場行業中,日本也成為領先的地位,并且已經通過立法,在5G的環境下,無人駕駛汽車將可以合法的上路行駛,無人駕駛的出租車、無人駕駛的公共汽車以及AI未來城已初見雛形,即將運用在普通民眾的生活中。
政府稅收
根據日本財務省7月5日公布的信息,中央政府2020財年的稅收達到了60萬8216億日元,超過2019財年2萬3801億日元。日本政府曾在去年12月估算,受新冠疫情影響,2020財年稅收將比初始預算的估算額減少8萬多億日元,為55萬1250億日元。但根據此次公布的稅收額,比初期估算額高出5萬6966億日元,刷新了2018財年創下的歷史最高紀錄。
疫情的蔓延雖然影響了日本的經濟,但隨著日本“在家辦公”模式的推廣,催生了大量“居家生活消費需求”。同時,隨著中美經濟的復蘇,也帶動了日本法人稅的收入,成為2020財年日本政府稅收增加的主要推手。日本政府曾于去年12月對2020財年的法人稅收入進行過估算,當時政府認為,企業的經營業績會遭受新冠疫情沖擊,預計法人稅收額只有8萬410億日元。但實際上,根據財務省公布的2020財年中央政府一般會計財報,法人稅收入達到11萬2000億日元,超出去年12月的估算額3萬多億日元。
此外,受前年10月消費稅上調至10%的影響,日本中央政府2020財年的消費稅收入也達21萬億日元,比去年12月的估算額增加1萬7000億日元。
完全失業率
在今年3月,即緊急事態宣言解除后進行的調查中,日本的完全失業率曾跌至2.6%,之后又連續兩個月出現了增長。根據日本總務省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5月,日本國內的完全失業人數為211萬人,日本全國完全失業率時隔4個月達到了3.0%,環比上升了0.2個百分點。(美國勞工部公布的數據,2021年05月美國失業率為5.8%。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20年12月份,中國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1%。)
由此不難看出,日本的完全失業率與世界第一、第二大經濟體相比,仍處于較低水平,表現優異。并且可以預見,隨著疫情的緩解,失業情況將會快速好轉,員工工資水平也將隨之提升。
隨著疫苗在日本的接種普及后,日本經濟復蘇勢頭將逐漸強勁。日本內閣府發布的最新預期是日本國內生產總值(GDP)有望在2021年大幅提升至4%以上,是1995年有可比數據以來增速最快的一年。
雖然日本一直以來對外發布日本經濟“仍然疲軟”、日本社會風氣“低欲望”、日本就業形勢“持續惡化”等消息,但從以上這些數據不難看出,日本的經濟正在悄無聲息中恢復著元氣。
在“失去的那些年”日本不斷提高科技研發經費的投入,結果也是喜人的,以及日本政府大力推進“數字經濟”及“綠色經濟”等的發展,也在不斷提升著日本的經濟基礎,而日本這種低調的態度,卻著實讓人感嘆日本隱藏著的強大的經濟實力。